中國汽車品牌如何從低價角色轉變?
買車從圖便宜到講究實惠,我想是國內大部分消費者的心理轉變,然而無論怎樣轉變,國產車卻一直在人們心中充當著低價車的角色。廣州賽驅貿易改裝部brembo剎車改裝為你繼續講解。
海爾剛出來時也是一個小品牌,從做冰箱起家的它之所以做到如今世界知名品牌,產品品質的作用至關重要。中國車之所以長期被人們認為是低質低價車,前些年生產的產品品質參差不齊,一致性差影響很大。雖然隨著中國品牌造車技術的不斷成熟,在品質上已經有了很大提升,但這種認知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轉變的。就像早些年的日系車,在美國同樣是低質低價的代名詞,然而如今日系車卻搶占了美國很大的市場,品質的提升正是其制勝的關鍵。
說到了品質,就不得不提一下品牌,如果問誰是世界最大的SUV生產廠家,很多人都知道是JEEP,這就是品牌影響力。當提到某一款產品時就想到一個特定的品牌,并且人們愿意為這款產品買賬時,那這個品牌無疑是成功的,這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品牌溢價能力。當前,國內確實出了幾個不錯的中國品牌,比如比亞迪、長城、長安、吉利,不過這些品牌依舊無法像寶馬、奔馳那樣具備足夠的品牌溢價能力,這也使得其價格一直提不上去。雖然長城去年推出了一款哈弗H9,而且銷量也不差,但從車型配置上看,哈弗依舊走的是高性價比路線,距離真正的品牌溢價還有很大距離,這也是大部分中國品牌所面臨的的困境。

要想提升品牌溢價力,除了保證產品的品質外,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才是關鍵,這就牽扯到另一個關鍵要素—售后服務。今年315晚會,東風日產、奔馳、上海大眾店大欺客的曝光并不僅僅是幾個特例,在國內許多4S店以及售后服務上也都存在這種情況。比如去年消費者投訴較多的加價提車、維修困難等問題,在中國品牌中也時有發生。可以說中國品牌的售后服務監管尚不完善,試問一個消費者在4S店受氣了,還會再回來買車嗎?所以要想消費者心甘情愿認可你的品牌,就要讓消費者在心中為這個品牌形象點贊才行。
當前中國品牌發展有些急躁,很多車企心中都是抱著“撈一票”的想法,什么火就干什么,什么好賣就生產什么。比如當前最火的SUV市場,近幾年新出的SUV車型不下幾十個,但不少只是空有一個SUV的架子,有些車型雖然銷量不錯,但論起品質、駕乘感受來說卻是讓人無比失望。中國品牌要想發展,要想擺脫低質低價的帽子,就要首先擺脫低質低價的產品。在這點上筆者還是比較看好長城,去年長城推出的哈弗H2和哈弗H9,無論是駕乘感受還是品質上相比合資品牌都不算差,甚至還要超過不少,竊以為這才是今后中國品牌的提升方向,如果單純的羅列配置和空間而不去提升產品品質和駕乘感受,就不免有些南轅北轍,舍近求遠了。